報馬仔簡意就是探路、報信,因此會走在遶境隊伍前方,常見於媽祖娘娘遶境陣頭。報馬仔功能除了探路外,遇到沿途有居民觸犯禁忌,得需通知避開,以及告知居民準備香案迎轎[1]。但各地宗教習俗不同,並非每個遶境隊伍皆有報馬仔:在台南高雄一帶則以「路關」取代之;在學甲上白礁謁祖祭典則分成「報馬」、「報兵」,其中報兵功能與報馬仔極為相似[2]

目前在台灣地區可見得遶境隊伍出現報馬仔有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等,並且雲林縣出現「報馬廳」特殊文化的建築物[3]。報馬仔延續到現代生活中,若遇到周遭有人在通風報信就被視為報馬仔,因此另有別名「抓耙仔(閩南語白話字:jiàu-pê-á)」。

報馬仔每項附掛物皆有含意,依各地區習俗而言,並非每一項皆具備,報馬仔會出現裝扮有:

  • 雨傘:一團和氣。傘為長柄之紙合傘,分別代表長善、直善、合善。
  • 眼鏡:做人不能目中無人。另一義為明辨是非。
  • 豬蹄:提醒世人要做人知足。
  • 瘡疤:提醒世人別揭人瘡疤,是因有瘡疤的腿是穿短褲。
  • 鞋子:用意提醒世人要做人腳踏實地,在有瘡疤的腿上穿上鞋子,另足赤腳。
  • 錫壺:意指惜福。
  • 皮襖:意指無私,反穿毛襖帶給他人溫暖。另一義為倍受煎熬。
  • 燕尾鬍:言(燕)而有信。
  • 韭菜:長長久(韭)久。
  • 紅櫻帽:負責盡職。
  • 烟斗:含煙,與台語「感恩」諧音。
  • 銅鑼:勞心勞力。

蘇縣長主持北港鎮報馬廳開館典禮(「雲林縣政府)
*
 鎮報馬廳開館典禮 
 
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96.02.25(附相片) 
為傳承地方民俗文化,雲林縣笨港合和會向北港鎮民許長謀承租古宅成立國內第一棟報馬廳二十五日上午正式開館,縣長蘇治芬親臨揭幕,巨幅的「報馬仔」油畫懸掛在正堂中央,館內展示報馬仔相關文物,宣揚媽祖慈悲、博愛精神,並迎請媽祖安座供奉,場面熱鬧。 
 報馬仔是媽祖駕前先鋒,源自古代騎馬報佳音的使者,在北港媽祖出巡期間,報馬仔沿途敲鑼,告訴信眾繞境隊伍即將抵達,直到民國四十五年,地方聞人蔡川對報馬仔的服裝、造型做整體設計,塑造出鮮明的報馬仔形象,成為朝天宮的特色之一。 
 為宣揚媽祖的濟世精神並傳承此一文化,笨港合和會經多年籌備終於成立國內首棟報馬廳,廳址由鎮民許長謀提供仁和路古宅;副廳長李茂長說,報馬仔後代陳進發、葉建成等人,提供許多相關物品及老照片。 
 蘇縣長今天上午親臨主持開館揭幕儀式,縣府民政局長丁彥哲、北港鎮長徐忠徹等也應邀與會,蘇縣長表示,感謝笨港合和會出錢出力,未來她也願意擔任志工,為傳承地方民俗文化貢獻一份心力。 
 蘇縣長指出,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鎮民都對報馬仔有一份很深的感情,看到報馬仔,兒時回憶甜蜜點滴在心頭,報馬仔擔任前導工作,和志工一樣默默的貢獻,報馬廳背後所代表的社會意義,正是要建構完整的報馬仔文化,讓我們的後代了解,將傳統文化永續保存。 
 由蔡川設計的報馬仔造型,係以清朝探子馬造型為藍本,設計出手拿桿煙、後吊豬腳、持長傘、帶錫壺的報馬仔,其中桿煙代表﹁感恩﹂、豬腳代表﹁知足﹂、長傘代表﹁常善﹂、錫壺代表﹁惜福﹂,世代相傳至今,目前朝天宮有蔡世昌、蘇棋源、林朝雄三位報馬仔。

報馬仔就是遶境行列中,最前端敲鑼通報信徒媽祖駕臨的人物,他還擔任著整理隊伍,以防拖延而零散的任務。北港報馬仔的歷史由來已久,八、九十歲的長輩小時皆有記憶,但是如現在隆重的裝扮,則是民國四十七年陳義泉接任開始,當時朝天宮管理委員會蔡川說了一段報馬仔的由原:清朝期間,社會治安較亂,土匪四處流竄,報馬仔就是趕在土匪到達之前,一路敲鑼通報居民趕緊把重要的東西帶好避難。於是報馬仔趕路的風霜鮮活地轉化成一身的行頭:雨傘是趕路時遮雨用的,羊毛襖扺禦寒風,斗笠扺禦太陽,只穿一隻草鞋正是趕路太急,掉了也來不急拾回,豬腳和韭菜是饑餓時煮食的備糧(另一說是長生肉及長生菜);煙斗及酒壺則是休息時的小嗜好。陳義泉真的如此一樣一樣悉心準備妥當,並且自己動手做了大部分的道具,把報馬仔的草根特質和歷史符號都濃縮集聚在自己的造型中,還顯露出些許逗趣的模樣,當他第一年出現時即備受矚目。陳義泉出任報馬仔共三十年,傳有阿憨和陳萬得,二位向媽祖婆下願靈驗後,志願擔任駕前的先鋒。目前阿憨己過世,陳萬得也擔任有二十五年了,現因中風已無法出陣,陳義泉則曾以八十歲的高齡出陣。三位「報馬仔」年紀已長陸續凋零,笨港文化會館為了傳承這項傳統,在陳義泉向媽祖神像擲筊,獲得交棒同意後,八十六年五月十二日晚在媽祖神像前,,由會員遂一擲筊,最後經「神意」擇定,由蔡世昌、蘇棋源擔任,兩人原來還很猶疑,經過再三擲筊,媽祖還是選擇這兩人,兩人才慨然同意,至此北港報馬仔得已傳承。



註:北港報馬仔的造型,自陳義泉改革後,成為各地競相模倣的對象。陳義泉自民國五十九年卜筊徵求大甲媽的同意,開始擔任大甲媽往北港進香出廟時的駕前先鋒,抵達北港後,引進北港入廟,直到民國七十七年大甲媽轉往新港後終止,現在大甲媽駕前的報馬仔由大甲人自扮,但造型仍延襲自北港報馬仔。

參考資料 http://myweb.hinet.net/home3/peikang/BaoMaZai.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飛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