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馬仔簡意就是探路、報信,因此會走在遶境隊伍前方,常見於媽祖娘娘遶境陣頭。報馬仔功能除了探路外,遇到沿途有居民觸犯禁忌,得需通知避開,以及告知居民準備香案迎轎[1]。但各地宗教習俗不同,並非每個遶境隊伍皆有報馬仔:在台南、高雄一帶則以「路關」取代之;在學甲上白礁謁祖祭典則分成「報馬」、「報兵」,其中報兵功能與報馬仔極為相似[2]。
目前在台灣地區可見得遶境隊伍出現報馬仔有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等,並且雲林縣出現「報馬廳」特殊文化的建築物[3]。報馬仔延續到現代生活中,若遇到周遭有人在通風報信就被視為報馬仔,因此另有別名「抓耙仔(閩南語,白話字:jiàu-pê-á)」。
報馬仔每項附掛物皆有含意,依各地區習俗而言,並非每一項皆具備,報馬仔會出現裝扮有:
- 雨傘:一團和氣。傘為長柄之紙合傘,分別代表長善、直善、合善。
- 眼鏡:做人不能目中無人。另一義為明辨是非。
- 豬蹄:提醒世人要做人知足。
- 瘡疤:提醒世人別揭人瘡疤,是因有瘡疤的腿是穿短褲。
- 鞋子:用意提醒世人要做人腳踏實地,在有瘡疤的腿上穿上鞋子,另足赤腳。
- 錫壺:意指惜福。
- 皮襖:意指無私,反穿毛襖帶給他人溫暖。另一義為倍受煎熬。
- 燕尾鬍:言(燕)而有信。
- 韭菜:長長久(韭)久。
- 紅櫻帽:負責盡職。
- 烟斗:含煙,與台語「感恩」諧音。
- 銅鑼:勞心勞力。
蘇縣長主持北港鎮報馬廳開館典禮(「雲林縣政府) | |
|
報馬仔就是遶境行列中,最前端敲鑼通報信徒媽祖駕臨的人物,他還擔任著整理隊伍,以防拖延而零散的任務。北港報馬仔的歷史由來已久,八、九十歲的長輩小時皆有記憶,但是如現在隆重的裝扮,則是民國四十七年陳義泉接任開始,當時朝天宮管理委員會蔡川說了一段報馬仔的由原:清朝期間,社會治安較亂,土匪四處流竄,報馬仔就是趕在土匪到達之前,一路敲鑼通報居民趕緊把重要的東西帶好避難。於是報馬仔趕路的風霜鮮活地轉化成一身的行頭:雨傘是趕路時遮雨用的,羊毛襖扺禦寒風,斗笠扺禦太陽,只穿一隻草鞋正是趕路太急,掉了也來不急拾回,豬腳和韭菜是饑餓時煮食的備糧(另一說是長生肉及長生菜);煙斗及酒壺則是休息時的小嗜好。陳義泉真的如此一樣一樣悉心準備妥當,並且自己動手做了大部分的道具,把報馬仔的草根特質和歷史符號都濃縮集聚在自己的造型中,還顯露出些許逗趣的模樣,當他第一年出現時即備受矚目。陳義泉出任報馬仔共三十年,傳有阿憨和陳萬得,二位向媽祖婆下願靈驗後,志願擔任駕前的先鋒。目前阿憨己過世,陳萬得也擔任有二十五年了,現因中風已無法出陣,陳義泉則曾以八十歲的高齡出陣。三位「報馬仔」年紀已長陸續凋零,笨港文化會館為了傳承這項傳統,在陳義泉向媽祖神像擲筊,獲得交棒同意後,八十六年五月十二日晚在媽祖神像前,,由會員遂一擲筊,最後經「神意」擇定,由蔡世昌、蘇棋源擔任,兩人原來還很猶疑,經過再三擲筊,媽祖還是選擇這兩人,兩人才慨然同意,至此北港報馬仔得已傳承。
註:北港報馬仔的造型,自陳義泉改革後,成為各地競相模倣的對象。陳義泉自民國五十九年卜筊徵求大甲媽的同意,開始擔任大甲媽往北港進香出廟時的駕前先鋒,抵達北港後,引進北港入廟,直到民國七十七年大甲媽轉往新港後終止,現在大甲媽駕前的報馬仔由大甲人自扮,但造型仍延襲自北港報馬仔。
留言列表